集团 业务

当前位置:
九游官网 >行业动态

合肥高新集团王强:践行“合肥模式”,投资与招商深度联动

2023-07-20 08:07


内容来源 | 母基金研究中心

一直以来,合肥都有“最佳政府投行”的美称,业内总结为“合肥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进行产业培育,带动地方招商引资。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曾表示:“准确地说,我们不是“风投”,是“产投”;靠的不是赌博,是拼搏。”近期也有不少地方政府纷纷效仿“合肥模式”,合肥模式的魅力究竟在何处?

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集团”)是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直属国有企业,是国家级合肥高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合肥高新集团自2010年设立第一支基金至今,一直聚焦科技创新,投资领域重点集中在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TMT等国家鼓励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共计参控股基金43支,基金总规模近500亿元,投资企业中有40家企业上市。

王强是合肥高新集团董事长,从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资本运作及投融资管理经验;参与基金已投资企业近700家,培育上市公司41家。母基金研究中心有幸邀请到王强先生分享高新集团的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为读者揭开“合肥模式”的神秘面纱。

关注企业全周期成长,注重 科技成果转化与投资招商联动

首先,王强分享了高新集团践行“合肥模式”的方式,即积极立足高新区产业布局,聚焦科技创新,围绕投资生态圈构建,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主动转型升级发展,打造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全方位资本助力企业发展成长,具体而言:

一是布局股权投资业务,促进投资与招商深度联动。高新集团十分重视基金的资源导入、价值发现功能,“以投带引”吸引科创项目落地,促进科创要素集聚。参控股基金所投资的近700个项目中,高新区内项目超370个,其中通过投资招引落地的科技项目近200个,累计投资额53亿元。同时稳步推进基金组建和运营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在全省分别设立首支纯国资的天使基金和种子基金,并陆续布局产业基金、新经济基金等。

二是“投早投小投科技”,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集团注重原始创新、高层次人才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优质科创项目的投资和培育,促进良好创新生态的营造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集团积极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联系合作,引入研究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合肥高新区。

三是注重“以大带小”效果,构建优质产业生态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先后与华米科技、安科生物、欧普康视、艾可蓝等上市公司合作设立投资基金,促进项目聚链成群。

未来5年S基金业务 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遴选GP的标准方面,王强表示,高新集团主要看重:

一是管理机构的规范性及团队配置情况,如是否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风控机制等,所配置团队的专业性、分工情况、核心优势等。

二是管理机构投资能力和投资业绩,主要是根据所设立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阶段评估管理机构是否有契合的投资经验与能力。

三是管理机构的募资能力,主要关注机构对其他资本方的募资能力。

四是参考其他LP方对管理机构的评价。

退出方面,高新集团目前参与的43支基金中,有2支基金完成全部退出,1支基金处于清算期,13支基金处于退出期,28支基金处于投资期。参控股基金所投资的40家上市公司中,14家已全部减持,15家部分减持,11家尚未退出。

在王强看来,对于子基金的退出时机的确定,一般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集团自身的资金需求和收支情况;二是评估所投资企业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潜力,如果整体来看,多数企业处在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我们就会延缓退出的节奏;三是考虑整个退出市场的情况,当前的退出市场对集团退出的方式、价格是否友好等。

至于S基金,高新集团目前暂未配置S基金业务,但是在积极寻求与S基金有关方的合作。王强认为,当前中早期创投基金的退出周期长、退出难度大,更多的退出依赖投资项目的IPO,而对基金特别是早期基金投资的项目来说,能够成功IPO的项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S基金是一种非常好的、为股权投资人完成退出的工具。“S基金业务具有加速现金回流、降低盲池风险、增加投资透明度和分散化配置资产等优点。目前国内S基金市场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政策仍待完善,整体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也要看到国内PE存量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万亿,股权投资市场尤其是政府引导基金面临巨大的退出压力,这将会极大的促进S基金业务的快速发展。我相信,未来5年S基金业务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接下来,王强分享了高新集团在投后管理和风控方面的做法:

在投后服务方面,高新集团针对投资企业需求,积极打造投资生态,做好投后服务支持创新创业,为项目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成长环境。

第一,资金一路陪跑,点燃发展引擎。

对于起步阶段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合肥高新集团除通过自主管理的基金做好“投早投小”工作外,还帮助其对接高新区青创贷、创新贷、自贸贷等十多款科技金融服务产品,进行股权结构设计,联合多家基金机构投资,推荐合作基金对接股权融资,并协助联络银行、担保、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接债权融资,帮助企业走出创业第一步和后续成长过程中的资金困境,多重举措促进企业获得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

第二,找准企业需求,做好资源补给。

合肥高新集团通过定期回访已投企业,挖掘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辅导,并为企业提供上下游资源对接、媒体宣传、市场渠道拓展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需求,还通过各类资本项目对接、投资沙龙、资源对接等形式赋能投资企业发展,促进生态圈内机构和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资本合作等方面合作共赢。合肥高新集团共组织资源对接等投后服务活动100多场,覆盖企业超2000家。

在风控方面,高新集团坚守国资红线,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一是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对GP管理,规范参控股基金运营;二是在基金和项目退出方面,持续积极推进退出工作,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三是定期跟进参控股基金和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撰写参控股基金、投资企业年度、半年度分析报告,及时发现问题、识别风险并予以跟进解决。

国资政策性基金涌现,LP多元化趋势显著

对于当前私募股权行业的发展趋势,王强认为,当前,国内私募股权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资金来源方面,来自政府或国企的产业资本显著增加,大量国资政策性基金加速成立。

二是行业偏好方面,受国内产业政策导向和国资的布局影响,泛科技类赛道集中度提升明显。

三是投资阶段方面,早期项目比例显著提高,主要是受政策驱动和退出收益影响,政策驱动主要是大量政策性资金要求投早投小,退出收益约束主要是受二级市场低迷及全面注册制的推行,新股破发、不及预期成为常态,也影响了投资策略。

四是LP身份多元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方、险资、银行资本等也纷纷不同深度的参与基金运作。

五是国资GP化,从2022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国资开始从LP慢慢蜕变为GP,深度参与对基金的管理。

在此趋势下,王强认为私募股权市场也存在一些机遇与挑战。机遇主要有参与主体增加,提高了市场活跃度;有利于解决早期科技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助力科技行业发展;行业的快速发展会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而挑战一方面是大量政策性资金涌入早期投资市场,推高市场估值;另一方面是增大了基金退出难度。


学习平台 科投社区
返回顶部
给我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